厚积薄发跨入新蓝海 北汽集团2015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北汽集团2015年上半年实现整车销量118.7万辆;实现营业收入1625.7亿元,同比增长9.1%,确保各项经营指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对于北汽集团来说,2015年是推进集团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战略转型的起步之年,是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的攻坚之年,也是北汽集团向国际化企业迈进的重要一年。
上半年,北汽集团既适应宏观经济和汽车行业的“新常态”,又超前谋划“十三五”发展路径,寻求突破主动权,为实现由大变强、走向世界的“北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逆市飘红自主品牌持续发力
北汽集团加快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以过硬的产品,塑造北汽自主品牌。从自主品牌整体销量数据看,北汽绅宝表现优异,提升了北汽自主品牌整体销量。据了解,绅宝搭载萨博平台,完整继承了萨博“人车合一,贴地飞行”性能基因,以高品质、高性能、高舒适度以及高安全度等产品优势突破市场,跻身自主品牌实力阵营。此外,北汽银翔通过幻速系列和M20等产品持续发力,实现销量12.3万辆,同比增长85.6%。
“双品牌”战略加速前进昌河汽车屡创新高
近年来,北汽集团“双品牌”战略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昌河汽车在联合北汽集团资源优势的同时,加速品牌建设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并通过更名提升其品牌的关注度,树立了自主品牌新形象。“双品牌”战略的实施,成为北汽集团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厚积薄发北京奔驰发力产品端
今年上半年以来,合资品牌增幅放缓。但北京奔驰2015年1-6月实现终端销售9.8万辆,同比增长38.6%,远超奥迪10.9%和宝马8.6%的增长率。北京奔驰上半年持续推出全新产品线,全新C级轿车和国产GLA车型陆续上市,显现出北京奔驰产品按节点有序推进的战略规划能力。同时凭借多年在产能方面的战略布局,北京奔驰得以放开手脚、厚积薄发。
北京现代采用“D+S”战略,推出高端车型和新款SUV,凭借高附加值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完成收入500.3亿元,有力地推进北汽集团的发展。
新蓝海大有所为北汽新能源汽车稳居全国第一
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北汽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6223辆,总销量占全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份额的22.5%,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北汽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重视产品开发和技术掌控,更注重产业生态圈的建设。2015年6月5日,北汽新能源在世界环境日这天宣布启动“卫蓝众享A+计划”,携手社会各界资源主导创建分时租赁、电动物流和充电场桩三大联盟,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目前,北汽新能源汽车可实现在综合工况下超过240公里的续航里程,经济时速下甚至可达260公里,能够大大减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积极推动纯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
跨界通用航空 再造高端制造产业链
2015年上半年北汽通航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丰富机型产品初显成效:在顺利推进与新西兰通用航空、阿古斯塔公司合作的基础上,持续与比亚乔、法国兰斯公司进行合作洽谈;积极推进平谷金海湖基地和江西直升机基地建设项目相关工作,稳扎稳打协同地方政府开展全国产业布局。北汽通航正逐步形成以市场及客户需求为导向,搭建快速响应营销体系,探求多种营销模式,并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形成利润来源。
稳步推进北汽国际化着手大布局
如今,“走出去”成为了更多中国车企的共识。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北汽集团2015年上半年实现整车出口4.4万辆,同比增长41.9%。其中北汽国际通过海外媒体中国行等活动加快了BAIC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推广,上半年完成出口销量7036辆,计划完成率为115.3%,为北汽国际化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北汽福田在国内商用车出口下滑的形势下,实现了整车出口逆势增长,同比上升21.4%,达到3.2万辆的销量,跃居商用车市场出口第一名。
北汽集团2015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的背后,是北汽集团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综合实力持续的提升。“目前北汽集团正在全力推动战略转型,我们将以研发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从一般要素驱动的传统汽车企业向智力资源驱动的创新型企业的转变。我们要以服务业利润的提升突破制造业利润的天花板,要以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突破汽车行业现有发展路径的束缚,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如是说,也带领着北汽人如是做着。